近期,美国移民政策迎来密集调整,新任移民局长约瑟夫·埃德洛的一系列举措引发广泛关注。
从入籍考试难度升级,到H-1B签证分配机制改革,再到宽限期内频繁出现的出庭通知,每一项变动都牵动着在美移民群体的神经。
入籍考试:
难度提升已成定局
埃德洛明确表示,现行公民入籍考试“过于简单”,90%的申请人靠死记硬背就能过关,未能体现法律严肃性。这一表态预示着考试难度提升将是大概率事件。
回顾入籍考试的调整历程,不难发现其难度标准随政府更迭而波动:2008年布什政府推行标准化改革,采用“100题抽10题答对6题”模式;特朗普时期题库扩至128题,要求答对12题;2021年拜登政府又将标准调回较低水平。
专家推测,此次改革可能从三方面入手:恢复更严格的题量与及格线、扩大题库规模、提高英语能力要求。
65岁以上或长期绿卡持有者可能仍适用简化版考试。此外,新考试可能增加口语和思辨能力测试,如描述图片等。
H-1B签证:
告别抽签,高薪者优先
H-1B签证改革的核心是拟废除随机抽签,改用“加权选择”机制,优先考虑薪资水平、教育背景等因素。这一提案已提交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审查,标志着改革正式启动。
现行H-1B签证每年限额85,000个,竞争激烈。若新政策落地,分配逻辑将发生根本变化:参考劳工部四级工资体系,高薪职位申请者更易获得青睐。这一调整旨在确保外籍劳工补充而非取代美国本土劳动力,但也可能改变科技行业外籍人才的引进格局。
改革流程仍需时间推进:OMB审查最长可达90天,之后将进入60天公众意见征求期,最终规则公布后30至60天内生效。对于申请者而言,关注政策进展、提升自身薪资竞争力将成为应对关键。
宽限期风波:
H-1B持有者需警惕
近期,多名H-1B签证持有者在60天宽限期内收到驱逐出境通知(NTA),引发担忧。数据显示,自2025年2月以来,每周平均签发约1,840份NTA,其中不少当事人被指遵守了移民局规定,这让审查流程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按照此前规定,H-1B持有者失业后,可在60天宽限期内通过更改身份、调整身份、申请就业授权或更换雇主等方式合法居留。但如今移民局官网相关说明页面已被归档,不再更新。加之副总统公开谴责科技大厂“一边裁员一边引进外籍劳工”,种种信号都提醒H-1B持有者:失业后需在宽限期内迅速行动,避免陷入遣返困境。
移民政策趋严
提前布局是关键
从入籍考试加难到H-1B制度调整,再到宽限期执法收紧,美国合法移民政策正呈现趋严态势。对于准备入籍的申请人和H-1B签证持有者来说,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提前做好准备、提升自身条件,才能在政策变动中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