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美国留学变天了!特朗普政府颁布新规,国际生比例受限

一场由联邦资金分配引发的教育改革,正悄然重塑美国高等教育的招生格局。

白宫于10月1日发布了一份名为“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的10点备忘录,要求高校签署协议,以换取联邦资金的优先权。


这一政策迅速引发全美教育界震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首批九所顶尖高校已收到政府信函,要求他们研究并签署这项协议。这些学校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知名学府,新规中关于国际学生比例限制和标化考试要求的条款,预计将对未来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名校产生深远影响。


001.png

01


美国高校备忘录主要内容


特朗普政府此次推出的“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备忘录包含十点内容,核心条款直指美国高校的招生政策与学术价值观。

10条备忘录详细内容如下:


  1. 禁止在招生或财政援助决策中考虑性别、种族、民族、政治观点、宗教等因素;

  2. 要求所有本科生申请者参加标准化考试,如SAT或ACT;

  3. 推动学术自由政策,废除那些“故意惩罚、侮辱并甚至煽动对保守主义思想的暴力行为”的机构;

  4. 反对任何破坏学习环境或骚扰学生及团体的政治示威

  5. 所有大学员工需避免在官方身份下发表与政治相关的言论或采取相关行动;

  6. 严格打击因非学术原因导致的成绩膨胀或下滑;

  7. 确保保持“单性别空间”在浴室和更衣室;

  8. 捐赠额超过每名本科生200万美元的大学,对就读“硬科学”(例如物理、化学、工程、生命科学等)的学生,免除学费;

  9. 限制国际学生人数:外国签证学生不超过15%,且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学生不超过5%;

  10. 公开披露所有外国资金来源。



根据白宫官员向路透社披露的备忘录,美国即将针对国际学生实施“双上限”规定全球国际学生比例不超过15%,单一国家学生比例不超过5%。这一政策对国际生来说可谓“重大挑战”。目前,多所美国顶尖高校的国际学生占比已超过20%,热门专业中,单一国家学生比例甚至高达30%。若政策严格执行,未来国际学生的录取名额可能直接减少一半,中国、印度等主要留学来源国的学生将首当其冲此举一旦落地,将深刻重塑美国高等教育生态,对国际学生的录取和学术选择产生颠覆性影响。

备忘录还指出,大学应在国土安全部和国务院提出要求时,提供关于外国学生的所有已知信息,包括纪律记录。这意味着国际学生将面临更为严格的背景审查。

此外,新政中关于强制提交SAT或类似考试成绩的要求,与美国高校近年来的招生趋势不谋而合。2026年美国前100大学对SAT/ACT政策明显趋严: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前20名大学已宣布恢复“必须提交”SAT或ACT成绩。


这也意味着,未来国际生的入学机会将被大幅压缩。

02


联邦资金与签署意愿

虽然这份协议并非“强制签署”,但白宫明确表示:签署协议的院校将优先获得学生贷款资格、联邦拨款、科研经费支持,甚至在外国学者签证审批和税收政策上享受便利;而不签署的院校则可能受到司法部监督,面临联邦资金削减或直接失去资助的风险。

对高校而言,这更像是一场“被迫的选择”:拒绝签署,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科研经费和政策支持;接受签署,则意味着在学术自由与教育公平上做出一定让步。白宫承诺,为签署协议的院校提供“多种积极效益”,包括大量且有意义的联邦拨款,而未签署的学校则无法享受这些优先权。

白宫特别项目高级顾问梅·梅尔曼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此次选择的九所院校,是基于其被认为是或有潜力成为“优秀行动者”。她同时强调,政府并未打算将联邦资金严格限定于签署协议的学校,但在可能的情况下,签署院校将获得优先拨款。

事实上,这一政策并非突然出台。自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美国政府已对多所高校提出要求,包括根除反犹主义、调整对少数族裔的招生倾斜,否则将面临经费削减或切断的风险。


03


国际学生面临多重困境


面对美国高校和移民政策的持续收紧,留学生的身份风险愈发突出:F-1签证的不确定性、申请费高达十万美元、薪资加权抽签政策,以及各类备忘录的出台,都让众多有意留美的学生和家庭感到焦虑,也让原本毫无准备的跨国公司措手不及。高盛、初创企业,乃至科技巨头,都在这一波政策调整中受到影响。


002.png


GS可能暂停招聘6个月,或未来仅招citizen。(图/Reddit)


在这样的背景下,留美家庭需将视野拓宽,关注更稳妥的身份规划途径——绿卡,一份为学生及其家庭提供了长期依靠的身份保障。它既能让申请人合法居留,又能为未来发展提供稳定基础。


在这样的环境下,职业类 EB-5,尤其是乡村项目,可能会成为留美家庭“一根救命稻草”。